一村民表示:我們一村人借,不怕催債就怕平臺倒閉!
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手機早已不再是只能接電話發短信的工具了,這幾年各種app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然而在這看似興盛的行業中,背地里卻隱藏著許多違法違規的行為。不少網友都曾注意到“網絡貸款”近幾年如野火般燒遍各地,“快速出款、審核簡單”等等廣告充斥在微博、抖音等常見社交軟件上。許多打著“金融機構”的非法網貸公司更是將觸手伸向了那些沒有償還能力的年輕人。
這些償還不了高額利息以及本金的人往往還遭受到了催債公司的暴力催債,“償還不了網貸選擇跳樓、裸貸”等等報道近幾年層出不窮。然而就在本月初,一則“全村人借網貸,不還也不怕催債”的新聞一經報道就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福建的某個村子里村民們集體在多個網貸手機軟件上進行借貸,幾乎全村人都參與借款,當一些新的網貸公司出現,村民都十分高興仿佛白撿錢一樣不用還。一些網友擔心地表示:“不怕被暴力催債嗎?”村民們則表示幾乎所有人都至少擁有兩個手機號碼,一個用來申請借款,一個則用來了負責應付催債。由于全村人都參與其中,即使催債人員打爆通訊錄,聯系的也只有其他村民,更不用提施加壓力了,因為全借了!
村民們深知這些網貸公司的業務并不合法,如果涉及官司大不了雙方都受損,如果有人來暴力討債,村中的年輕人則會將其堵在村中。根據新聞的報道,一些網貸公司更是因此倒閉,該地也成為了網貸圈內的黑名單,讓人“聞風喪膽”。
很多網友開玩笑道:“這個村子真是塔寨即視感,就該這樣治一治這些違法公司了。”戲謔之外其實體現了這些年非法網貸對于社會帶來的惡劣影響。很多借了高額網貸的人卻未能像村民那樣好過了,這些人被打爆了通訊電話、被外包的討債公司以暴力的方式催債等等。如今即使在警方已經嚴厲打擊了多家違法網貸公司的局勢下,類似“因網貸跳樓、因為網貸而妻離子散”等新聞依然出現在頭版頭條。在嚴厲打擊這些違法公司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為何在當下有那么多毫無償還能力的人去借款最后身陷囹圄。
如今在大學的校園中也可以看到許多類似“分期買手機”、“五分鐘放款一千”的小廣告,這些還未進入社會的大學生成為了網貸公司的“重點選擇對象”。不少學生直言:“借的錢不多,分六個月用每個月的生活費還就行了。”其中還有部分年輕人更是將借來的錢拿去賭博等。
我個人認為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學校和家庭在培養理性消費觀這方面的教育是缺失的,“有錢就花、沒錢就借!”讓還未走出象牙塔的他們過早迷失了自己。除了學生之外,很多人即使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如今也深陷于“入不敷出”的借貸生活中。當整個社會都極力提倡“消費主義”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冷靜下來摸一摸自己的口袋呢?